王通:与列子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缘起

二、列子的故事

三、跨时空对话

四、列子的相关信息

一、缘起

我最近正在研读《列子》一书,从而对这位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为什么研究列子呢?

因为列子会飞,很多书就记载列子可以:御风而行‍‍

要是过去,我根本不太信,只是今年在香格里拉见过一个神人,他的状态刚好与我看到的一篇列子讲自己学习过程的一种境界很类似。‍‍‍‍‍‍‍‍‍‍‍‍‍‍‍

这位神人我之前的文章写过:

王通:神奇的人和神奇的故事,还有神奇的诗

村里人传他小时候可以飞,当地的领导给我说,有时候一些人找他,他拒绝见的时候,转眼就到对面山顶了。

上一次我朋友见他的时候,自己的车把神人家的车库门给堵上了,上下左右缝隙只有几厘米,神人的摩托车就在里面。

后来神人需要出去一趟,同行的就到院子中喊我朋友挪车,等我朋友出来的时候,发现摩特车已经在外面了。‍‍‍‍‍‍‍‍‍

我朋友问神人如何整出来的?

他就顺口说:提溜出来的,哈哈!

我见他的时候,亲眼见他颠覆三观的治病方式之后,又想起了列子。

继续回到列子的故事。

二、列子的故事

《列子·黄帝第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列子,师从老商子,以伯高子为友,学习二人的道行,学成之后,御风而行,乘风而归。

有一个叫尹生的年轻人听说后,心中非常向往,于是追随列子学习,每天帮他砍柴做饭,连回家探亲都不敢,一连几个月。

他几次向列子请教,但列子都不理他。尹生认为列子心胸狭窄,不愿意把道术传授给他人,终于告辞回家了。告别时,烈子没有说一句话挽留的话。

尹生回到家里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左思右想,心有不甘,于是忍不住又跑到列子那里去继续学习。

列子见他去而复返,于是问他:你才走,没几天怎么又跑回来了?

尹生说,先前我向您请教飞行之术,您不教我,因此我心中有气,对您有意见,所以就离开回家了。现在我想开了,您不教,一定有您的道理,所以我又回来了。

列子一听摇摇头:唉,先前我还以为你是块学道的料,谁知道你的心意竟然如此鄙陋。

好吧,我现在就告诉你,我是怎么从老商氏那里学习的:

当年我跟我的老师形影不离地相处,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这样过了三年,老师才扭头看了我一眼。

五年之后,我终于心里敢念是非了,口里敢言厉害了,老师才对我认可地笑了笑。

七年之后,我达到了随心所念无是无非、随口所说无利无害的境界,老师才引我跟他同席而坐。

九年之后,无论是随心之所念,还是随口之所言,我都不知道是自己的是非利害,还是别人的是非利害,甚至连谁是我的老师,谁是我的朋友都毫无分别了。

这时候身体内外的一切都似乎完全打通,没有分别了。

从此之后,眼睛就像耳朵一样、耳朵就像鼻子一样、鼻子九阳嘴巴一样、没有什么分别了。。

这时心凝聚于一点,形体感觉全部消失,连骨肉似乎都融化了。

我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依靠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双足踩在哪里,只感到自己在随风飘荡,或东或西,像轻盈的树叶一样,不知道到底是我乘风而飞,还是风乘我而游荡?

列子见尹生瞪大眼睛,张口结舌呆在那里,一句话说不出来,于是话锋一转,厉声训斥道:你在我这里才待了几个月,就有这么多的抱怨和不平,这怎么行呢?

风云大气背负不起你这样的拙重形体,宽厚大地容纳不了你凡俗的骨骼,就凭你这样,还想乘虚而飞、御风飞行,门儿都没有!

尹生听了之后,感到寂惊慌又惭愧,于是老老实实待在列子门下,平时连大气都不敢出,更何况乱动心思、随便言语。

《庄子·逍遥游》中也有关于“列子御风而行”的记载: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殆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解读其大意是:列子能凭借风飞行,轻快美妙,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但还是有所依靠。

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所以说:至人忘却自我,神人不追求功绩,圣人不追求名声。

看了更多关于列子的古书,我对列子就更加的好奇了。‍‍‍‍

三、与列子跨越时空的对话‍‍‍‍

意识可以跨越时空,于是我就请了一个拥有这个能力的朋友来连接列子的意识,有了以下的沟通内容,全当故事听,也许能够给你启发:‍‍‍‍‍

问:您是怎么做到“御风而行”的?

列子:

知者不言

言而不全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如果强行解释一下,核心两句话:

量己量行得有度

不俗之语凝气旋

问:如何得有度?

列子:御风而行的“风”不是风,而是调动的气,形成一个螺旋气场。

就像一个人要用双手把自己抱起来,靠力量是不可能的,只有修的意识可以调动气形成一个螺旋气场,才能不受物质的束缚。‍‍‍‍‍‍‍‍‍‍‍‍‍‍‍‍‍

 

问:如何凝气旋?

列子:犹如毛毛虫一样,先经过日积月累,然后:

作茧自缚,破茧成蝶

自我合一,万物相合

清净了自我,没有了人身,气的凝结状态改变了。

问:是不是修成阳神,聚则成形,散则成气?‍‍

列子:什么是阳神?

答:阳神这个概念战国时候还没有,后来丹道修行中出现的概念。‍‍‍‍‍‍

问:如何练凝气旋?

列子: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和你一样的疑惑,其实,我也是不能够很清晰的来告诉你。

这是一个“自我合一”的修行积累过程的显化,人是具有“心力”。

问:什么是“心力”?

列子:“心力”,是一种气场的凝聚力。

问:怎么才能具有这种凝聚力?

列子:凡造化者,需达到万事万物已无分别,就会得以万物造化。

必须不断清净自我,持有自信力的心力。

问:您能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样的心力?

列子:心归正道

问:那您是怎么得到造化,而御风而行的?

列子:持有心力,凡事:

做功不求成,

功到自然成;

成也说不成,

功不着于功。

问:这种心力是精神力吗?

列子:你所言的精神力只是鞭子,就如同你想驾驭一匹良马,你想让它跑得更快,需要用马鞭给它,让它明白你的意图,也可以说精神力就是一种鞭策力。

问:御风而行是功法吗?

列子:我也不是追求自己要飞,而去修炼的呀!

这是一个“巧功”,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如果非要去说当时的感受,就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境界吧。

问:怎么做到这样的“巧功”境界呢?

列子:气导入,神为主。

1、意领

2、气到

3、形合

关键是:学什么,象什么

这样你就可以向自然万物来学习大道,自然可以与万事万物相合。

‍‍‍

问:这种“巧功”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吗?

列子:可以解释为这是一个境界的状态呈现吧。

凡事有自知,

不与他人说;

各有自为助,

安乐于其内。

问:怎样才能是真正的“悟道”呢?

列子:哈哈,非常欢喜你们问到这个看似具有玄机色彩而又简单的问题,这也是我当年曾问过的一个问题呀。

无我生我

我生无我‍‍

这是我所理解的“悟道”,告诉你们,做为这次沟通的机缘分享吧!

以上内容,能悟多少,看大家各自的造化。

‍‍‍‍‍‍

四、关于列子的信息

列子,约生于公元前450年,逝世于公元前375年之前,享年75岁左右。他是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其被尊称为“列子”。

他是先秦天下十豪之一,也是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等影响深远。

列子的思想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他著有《列子》一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他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他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清静修道。

约公元前375年,列子逝世。他去世后,葬在了家乡郑州。在郑州市东30里的圃田村,村东南有一座小型墓冢及墓碑,传为列子墓。此外,附近还有列子祠。

列子的思想和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学说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对后人的思考和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寓言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比较有名的有:

1、《愚公移山》

2、《夸父追日》

3、《两小儿辩日》

4、《杞人忧天》

5、《纪昌学射》

6、《伯牙善鼓琴》

7、《纪渻子训鸡

8、《杨朱过宋》

9、《疑邻盗斧》

10、《歧路亡羊》

11、《齐人攫金

12、《商丘开》

 

这些故事每个人都看过几个,非常有名,而大部分并不知道是列子写的,大家可以把列子的著作找出来看看。‍‍‍‍‍‍‍‍‍‍‍‍‍‍‍‍‍‍‍‍‍‍‍‍‍‍‍‍‍‍

最近,还与列子的老师壶子有一次跨时空对话,近期会发布。‍‍‍‍‍‍

过去还写过一篇《王通:与仓颉跨越时空的对话‍‍‍‍‍‍

近期课程:‍‍‍‍‍

王通:《卖课创富训练营》第3期本月开始

推荐文章:

王通:《修行的秘密》电子书全文

王通:言行如一则无妄,言行意如一则无我

王通:大众对理解错了积德,真正的积德是......

王通:从三个维度来看善恶,你就不会再有心纠结

王通:能量和信息是一切的本质

王通:用逻辑破译鬼神宗教之谜,用简单的方法开启自信

王通:讲一个玄幻故事,谈谈信仰与自信

王通:身心灵培训背后的真相

王通:敬而不拜才是真自信,独立思考才是真自我

王通:与天地共情,看万物生动

营销文章:

王通:成交的关键是信任,分享5个建立信任的方法

王通:数据化营销分析方法,快速提升你的转化率

王通:最简单快速的资源变现秘笈,看完就可以让你顺手赚不少钱

王通:如何快速设计一个年赚百万的付费课程

王通:3个月成为细分领域专家的方法

王通:创业者最需要的三个关键点